“咩咩咩……”國慶假期,秋高氣爽,山坡上的林地里,領頭羊領著羊群,悠閑地啃吃青草,不時發出叫聲。
這里是唐灣鎮大塘村海拔750余米的大寨集體林場,羊群的主人華石明是一位羊倌,也是當地艱苦創業、振興鄉村的“領頭羊”。
艱苦奮斗創富
年輕時華石明同妻子葉娟在外務工,靠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。2007年底,他回家養羊。2008年罕見的雪災,凍死20多只羊羔,損失慘重。抹干眼淚,華石明重整思路,繼續養羊。由于缺技術,缺資金,至2013年底,華石明并沒有靠養羊致富,欠下的8萬多元債務無法償還。2014年5月,華石明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。拿到5萬元扶貧無息貸款,他擴大了養殖規模,注冊成立了桐城市天堂寨家庭農場。2016年底,他還清了所有債務,順利脫貧。脫貧后的華石明還吸納本組貧困戶華來保居住在他家務工,給予生活上的照顧和幫扶。2018年,華石明獲桐城市脫貧攻堅奮進獎。
“脫貧致富,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的雙手,只要肯吃苦,認準方向,堅持下去,就一定能成功!被厥撞黄教沟膭摌I路,華石明這樣感嘆。
發展多種經濟
靠山吃山,勤勞的華石明夫妻倆在山上做文章。除了養羊,他倆還開辟了10畝茶園,種植了10畝油茶,多渠道創收。
山坡上的洼地里長年不缺水,他們就開墾了水田和旱地,種植了水稻、山芋、玉米、綠豆、蔬菜等,生產的糧食自給自足。水稻收割后的秸稈,山芋采挖后的芋藤,玉米、綠豆秸稈,用破碎機粉碎成飼料,冬季里用來喂羊;羊糞收集用來施肥,既節約能源,又不污染環境,一舉兩得。門前的兩口水塘,投放了幾百尾魚苗,到了年底,又可以增加一筆收入。
前不久,華石明又購買了一頭母牛和幾頭牛犢,飼養黃牛的總數達到12頭!斑@些黃牛,飼養周期長達三年,但是品質好,不愁銷路!比A石明的臉上,洋溢著自信和滿足。
“發展多種經濟,擴大產業,多輪驅動,鄉村振興的路子才會越走越寬!瘪v大塘村工作隊副隊長齊汪林這樣說。
建設美麗家園
大寨林場的密林深處,有一座小木屋。那里原是集體林場廢棄的泥土屋,搖搖欲墜,華石明翻修成兩層樓的小木屋,將家從同興村民組搬進了深山密林。
“一年四季都住在這兒,過年也不出去,習慣了!比A石明的妻子葉娟笑著說。
木屋位于深山,過去不通電,不通網絡。華石明出資,接通了電和網絡,木屋里有了電燈、空調、電視,還可以上網,深山連通了大世界。為了便于牛羊外銷,華石明發揚愚公移山精神,和妻子一道,自己動手,砍柴挖路,削坡填宕,前后花了一年時間,硬是在山坡叢林中開辟出一條近一公里長、兩米來寬的砂土路。有了新路,他開著三輪車,將客戶訂購的肉牛肉羊送下山,山下的游客,也可以沿著這條山路走進來玩。國慶假期,一群城里的游客慕名前來,在華石明放養牛羊的山坡上放飛了無人機,小木屋、牛群、羊群和種植了姹紫嫣紅綠植的塘埂路,都“飛”進了城里的朋友圈。
“華石明用自己的創業經歷,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樸實的道理: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。我們應該向華石明學習,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,爭當‘領頭羊’!”唐灣鎮分管鄉村振興工作的黨委委員、武裝部長季明星這樣總結。(疏澤民)